avatar
substackSubstackthreadsinstagram
Published on

2024 to 2025 - There is always plan B instead of planning to be

Authors
目錄
yufu cafe landscape

前言

這幾天跟女友聊到最近想寫篇 2024 回顧,他回:「蛤,有什麼好回顧的?我從來沒在回顧的。」

我馬上回:「經你這麼一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耶。是不是與其在那回顧,不如說說什麼時候要去做?」

一句話裡混雜了求生欲與自嘲。

但可能就是改不掉這 murmur 的習慣所以部落格才會長出新文章吧,所以今年不免俗的還是想來記錄一下一些年末反思、做了什麼、明年方向,當作寫給未來自己回頭看的歷程。

在開始前推薦搭配覺得相當適合這篇文章主題的歌一起品味,來自神經元在大嘻哈時代比賽時的自創曲 — 《自言自語》

關於 codefarmer

去年十月多啟了 codefarmer 這個新的部落格,並在去年《2023 to 2024 慢慢變好的一年》這篇回顧中簡單用小碼農這樣的人設自我介紹,當初註冊這個網域的原意是想警惕自己不要成為碼農,那過了一年後有什麼成長嗎?

如果說我曾給自己貼的這個標籤指的是「不學習新技術,只用熟悉的技術不斷輸出寫程式」,那在今年追逐了這麼多新東西後也養成學習與分享輸出的習慣,在工作上除了日常專案開發外也延伸守備範圍到主動去改善效能與協作流程等等,所以其實碼農感也沒那麼重了。

但如果定義再拉廣一點是需要去改掉「只知道埋頭寫程式鑽研新技術,不學習軟體產業的其他面向像是產品、商業思維、mentoring 等」、「聊天中除了工作、技術外沒有其他興趣與生活體驗可以分享」這些問題,那可能是之後還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在這之前覺得不如就順著年底參加兩場研討會與許多新朋友交流後,再次來重新自介一下。

我是 CK,之前有各種軟體工作經驗,從一開始做韌體到轉到軟體業做網頁全端開發,到後來比較多把技能點在前端,就這樣跌跌撞撞大約在軟體業也有了 7 年多的時間。

另外因為也懶得換網域,豬豬大頭照很可愛而且是御用設計師的心血,所以讓他們都維持這樣就很好。記得前幾天在 WebConf 與一個新朋友聊天時,他因為有參加 JSDC 所以認出了我,跟他聊到從匿名到露臉還是有些不習慣,但可能明年就順其自然吧。

用別人的羅盤過自己的人生

覺得自己一直以來每年的回顧與展望似乎都是流水帳去紀錄完成了什麼,在工作生活興趣各個面向的發展,然後列下各種想做的事,似乎新的一年開始突然就會有動力去完成這些過去列了又列的目標,但每到了年末發現雖然今年也持續努力過了,但有些年初的目標終究是被遺忘,然後順其自然的繼續排到下一年。

在今年末剛好參加了 ExplainThis 的設計生命工作坊,在工作坊中與另外兩個新朋友討論事前完成的 Energy Map、Way-finding Map、價值觀等主題,收穫不少。

會後也嘗試再重畫了一次 Way-finding Map 個人版,較完整且真實地盤點了過去 7 年的經歷、成就、挫折、事件等,再去思考像是「每份工作的為何加入與離開」、「參加比賽、課程、活動的動機與結果」、「想養成某個習慣的原因與中斷原因」等等這類靈魂拷問,並記下這些問題的回答。

其中也意外的找到了一些共同的癥結點,像是許多事的動機其實都開始於模仿與跟風,結束於找不到下一步的目標,然後又開始追求下一個能模仿的目標。

有趣的是發現自己在 5 年前就知道這個問題,在《講座心得|用學習十倍速進化人生》這篇文章中提到:

舉例像是打電動好了,我不是那種會自己發明奇特玩法然後練到很強,讓對手摸不清「這什麼鬼套路」然後取勝的玩家;而是比較偏向搜集資訊型,找出目前版本最強的組合,然後不要管為什麼,抄起來練到最強就對了

雖然現在回頭看覺得那篇文章雞湯味還是不少,雖有行動但仍有種原地踏步感,在想根本的原因應該還是像《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說的用別人的羅盤過自己的人生,可能是某個成功人士、role model 的羅盤,或是世俗定義的成功羅盤、父母的夢想羅盤等等。

以軟體工程師這條路來說,似乎追求年薪幾百萬大廠外商這些方向是一種羅盤,也看過不少人的奮鬥故事而欣羨不已並以此為 role model,但轉念想想說不定這些人也仍以其他更厲害的 role model 為目標持續督促自己,但人生畢竟不是破關的遊戲,這樣持續追求下一個目標的盡頭會在哪呢?

那要怎麼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羅盤,參考《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提供的方向,看來需要想清楚這些題目:

  • 工作觀:工作在你心目中的意義
    • 你為什麼要工作?
    • 怎樣才算是一個工作?
  • 人生觀:你對世界的想法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 人生的價值來自何方?
    • 你的人生和家人、社區、世界上的人的人生,有什麼關聯?
    • 為什麼名利與個人成就會帶來令人心滿意足的人生?
    • 在你的人生中,體驗、成長與滿足感有多重要?

雖然已經在筆記中先列了一個自己目前的版本,但有幾題其實也還完全沒有方向,尤其人生觀這回事大多完全沒認真想過吧。只能期待明年結束前可以透過更多的閱讀來持續調整與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雖然說一路走來的許多目標的動機是來自模仿與跟風,但這中間的跌跌撞撞與試錯也並非毫無收穫就是了。

像是儘管當初 2017 年開始比較頻繁寫部落格是始於模仿,一直到 2020 開始因為生活與工作穩定下來而斷更;再到去年重拾寫作習慣,用 codefarmer 這個筆名再出發後,覺得其實自己蠻擅長也喜歡寫,或者說寫作這件事已經變成我抒發心情與學習的方式。

而也因為今年持續的經營也多了一些意外的行動與機會,像是更多的去參與社群活動認識新朋友、持續學習、甚至有機會到技術研討會做短講。大概九月多在 IG 也收過一些商業合作邀約,可惜因為當初想不開參加了 IT 鐵人賽與同時忙著求職處於類閉關狀態,所以忍痛婉拒了。

2024-finance

再舉例像是 2020 年隨著股市、幣市一頭熱的研究,從穩健的投資組合,到膨脹在 2022 的熊市中去衝浪繳了一筆夠痛的學費後,再回到穩健的投資組合。這樣爬過一座山頭再爬向下一個更高的山頭,繞了一圈,在今年的牛市也稍微有了遠離雜訊的能力,知道做好配置並持續專注在本業的學習才是屬於自己的道路。

其實一直猶豫這段要不要放,畢竟我也不是個咖,但反正寫都寫了就當記錄一下這幾個月在想的東西吧。雖然講這麼多,以下還是稍微回顧下 2024 的各個面向做的如何吧。

運動

去年總運動天數達到 137 天之高,今年原本的方向打算持續繼續健身,並尋找主運動像是拳擊。

但年末統計後今年降到了只有 61 個運動天,主因應該是自從三月健身房年約到期後沒續約就降低不少,看來離家走路兩分鐘的健身房還是個剛需,否則下雨、天氣冷都可以成為不去的藉口。

後來雖然仍有斷斷續續的練,但直到十月去日本因不慎在海邊滑倒手掌受傷縫了 12 針後,休了一個月也終於在十一月底開始重回健身房並以 public driven 的方式開始在 codefarmer IG 上做起健身打卡限動,雖然觸及降了不少,但想想我對流量也沒有很在意,還是希望這個帳號未來的方向可以更有溫度一些,也覺得這是一件對的事。

記得去年在個人 IG 打卡一百多天後,也開始有激勵到身邊朋友的效果。說到這個想到 flutterluvr.yii 的運動哥計畫真的猛,已經連續日更兩百多天;雖然我是走非連續模式,但只要能持續下去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方式吧,期待明年繼續打卡到一兩百的那天。

至於年初訂的拳擊這個沒做到,加上手傷還在緊繃階段,就算年底想惡補也無法,可能先維持運動,並持續尋找到一個主運動好了,這幾年看到許多人在玩抱石,不知道會不會是一個比較容易達成的方向,沒事先來多拉拉引體向上有備無患。

工作與技術學習

2024 github work log

今年的上半年與公司團隊陸續完成了大大小小的專案,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以游擊支援的小組形式,在兩週內換掉公司電子報系統,從第三方訂閱服務改成自架,每個月成本降了 94% 多;也更多主動去協助改善整個主網站的效能、與 platform 團隊一起追測試穩定性問題、套件升級評估、發起面試流程改善的討論等等。

而九月多時想不開參加了 IT 鐵人賽,雖然可惜沒得獎,但反思覺得確實當時這系列因為無存稿邊研究邊寫,搬回部落格時發現結構還真的有些亂,內容也不夠切題,我自己給自己的分數也是不及格吧。但就像當初在完賽心得裡說的一樣 — 雖然尚稱不上完美,但至少是一個開始

今年也把履歷改了一版並佛系去面試交流,拿到不少感謝函也拿到幾個 offer,但因仍不到最理想所以目前還在繼續推進中,簡單說就是知道哪裡不足補什麼這樣,等這整趟旅途終能順利上岸告一個段落再來整理一下心得。

部落格與技術自媒體

上半年時在 IG 貼文質量有提升、嘗試做了比較軟性的每月短影音生活紀錄、加上許多大大們幫分享,各項數據也都有所成長,一樣是感謝每位讀者願意追蹤、按讚、收藏、分享與回饋。但其實要做成這樣精美的貼文算是比較花時間的,真心 respect 能持續輸出貼文、短影片的創作者們。

在下半年更多時候是以部落格文章或 Threads 上隨意分享為主,統計了下今年的文章產出了 63 篇,好像也還算是蠻多產的一年了。

關於這點突然想到在 JSDC 的中場 panel 討論新時代技術自媒體這個主題時,維元有提到一個很不錯的觀點也記錄一下:

三、四年前比較多的分享管道是透過寫部落格,但這對不擅長寫文字的工程師來講其實是相對比較困擾的事;那兩、三年前可能比較流行的是 Instagram,那對不會做圖、設計感沒那麼好的工程師來說可能也是一個困擾;那可能這兩年又流行 Youtube 或短影音這種,但對不擅長面對鏡頭或不會剪輯的開發者來講又是一個挑戰。

不過經歷這麼多年後,現在有各種渠道可以分享,你喜歡寫長文可以去寫部落格、喜歡定期輸出的可以去寫電子報、喜歡講話的可以開 podcast、喜歡錄影片的可以去做 youtube 或短影音、喜歡 murmur 或小文字的也可以用 threads、喜歡做圖可以用 instagram。

你要先找到一個你能夠施力、你覺得好玩、能持續做下去的,對你來說沒那麼累的方式持續練習,才更容易做起來。

今年嘗試把一些筆記放到 Threads 上,雖得到不錯的回饋,但在理解這個新興平台如何用演算法吸引創作者黏著在上面後,我也意識到這些粉絲數、瀏覽量、按讚數等等數字終究只是一個吸引你產出的手段。一直覺得 leafwind 在這篇串文中提到的「當你凝視著深淵,這個深淵也在凝視你」的形容很精闢,有時為了嘗試演算法的喜好會下意識地去求新求快,甚至去鑽研這些稍縱即逝的新技術。

當然學習過程本身是好的,但畢竟時間有限,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年末時我選擇把方向放在回頭補強基本功以及自己比較不熟的其他技術上。

為了加強這部分的力道,決定來開始經營技術電子報,前期還是會先用原子習慣的方式起頭吧,每天把學習筆記收集起來,然後每週三看有多少內容就整理完更新出來,寫多少算多少,可以是很粗糙的一兩百字也沒關係。為了減小阻力應該會直接用 Substack 這個平台,等之後真的有想要規模化再來考慮自架。

英文聽說學習

今年開始嘗試做了一些英文面試,儘管每次面完都還是有種氣力放盡的感覺,但在幾個月的練習下聽力已經進步不少,至少能精準聽懂對方的問題。只是口說的部分如果不是在講稿上的,跟中文比起來體感還是打了六折有,但溫馨的是之前有收到面試官的回饋,問說「你在前兩份工作會需要跟外國同事開會嗎?感覺聽起來是蠻順暢的」。

之前也在 Threads 上這篇分享過目前土炮的學習方式,有興趣可以再參考看看。

出國旅遊

Yufuin Kinrinko landscape

攝於由布金鱗湖晨霧,2024.10.10

今年十月的日本北九州旅遊是我自從在 2019 年四月與一群公司朋友去完沖繩以來,睽違五年的出國,時隔這麼久出國就是去獨旅個十天九夜。

雖然日本旅遊對台灣人來說就像搭高鐵出去國旅一樣平凡,但也許這次是個沒趕行程的獨旅、到日本急診走一遭等等這些體驗,覺得還是蠻值得記錄一下的,雖然筆記裡流水帳已經躺了兩個多月,但其他優先度更高的任務一直插單堆疊所以還在拖稿中,可能再等一下下。

不管怎樣真心覺得每一年出國體驗對視野與想法還是有很多幫助,也能有更多勇氣去探索新事物,因此明年其中一個目標會希望能安排日本之外的幾趟旅遊吧。

beppu landscape

攝於別府,2024.10.11

社群活動

今年開始有比以往更多去參與一些社群活動,像是前端輕鬆聊的 Eric 在二月中辦的見面會、E+ 打卡群與工作坊、前陣子剛結束的 JSDC 與 WebConf 等,真心感謝願意辦社群活動的組織與人們,讓我能不時出去接收新刺激、認識新朋友、甚至有機會與厲害的開源開發者交流。

今年底也感謝 JSDC 主辦方的邀請,有機會去做一場短講,心得已經另外放在《JSDC 2024|第一次當技術講者紀錄與心得》這篇中。

WebConf 2024

而上週剛結束的 WebConf 也順手記一下心得,可能這次有提前在社群軟體上說自己會去參加,現場兩天也與許多新朋友相見歡,像是 Andy、Monica、Terry、Lois、維元、Michael、Alex、日安、竹子、Noah、Dino 等等還有許多忘了問名字的朋友,甚至遇到前同事與老同學,有些人提到這一年來有從我的一些文章得到一些啟發,然後也聊了些近況與生活等等。

第一天結束後剛好久違地與大學室友聚餐一路喝到四點才睡,隔天勉強在九點多趕到現場但基本上呈現 leave me alone 的狀態。

但難得看到 Anthony Fu 本人也在會後去當個小粉絲拿貼紙並簡單提問關於 ESlint 與 Oxc 的未來發展、開源工作心得等,本人散發出一種沈穩內斂但有親和力的氣場,很高興有機會能與他交流。也小小記錄下發現發現他演講時有一些貼心小細節,像是開場時去感謝辛苦的工作人員,部分術語也嘗試做在地化調整等等。

因為剛好上一週短講完,這次也去觀察每位講者的口條,發現有些講者可以在不看稿的狀況下又順又邏輯清楚的講完 45 分鐘,真的是多年來累積的功力與事前準備下的工夫。

webconf 2024 with Anthony Fu
webconf 2024 with new friends
webconf 2024 with new friends

還是要感謝這次 WebConf 的主辦單位五倍、六角、悠識讓我們有機會參與這麼棒的活動,除了連兩天三軌並行的許多精彩議程外,難得參加研討會能認識新朋友聊上幾句,第一次太菜有許多人都沒合照到,下次有機會再來補拍了。

其他

今年的閱讀習慣仍然被我放飛中,只讀了少少的幾本像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愈平靜愈有生產力》、《多巴胺國度》、《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明年繼續努力。

今年底也不小心入了排球少年的坑,前面幾季真的是熱血又催淚,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對於想變強但卡關的人們強烈推薦一看。其中也看到了許多經典名場面與名言,紀錄一段印象最深刻的。

出自 S2-EP12 扇南對主角群烏野的比賽,看扇南的十和田從原本持續消極與悲觀心態到因為受到前隊長的影響轉念去試著救球。

面對隊友救起來的球,因為對手太強比數差異太大,覺得就算追上去也搆不到,就算搆到了也不一定能得分,就算得分了也是毫無意義的一分

haikyu quote

比賽後雖然因為態度影響到練習量與強度不夠理所當然的輸了,前隊長也鼓舞隊伍:

現在覺得不甘心是理所當然的,不管是怎麼樣的比賽,輸了當然會難過,說得難聽一點,就算是平常不怎麼認真練習的人,輸了球也會不甘心的。任何人所感覺到的不甘心,我認為都是發自內心的,但是過了三天,就忘記這份不甘心的人,永遠都是弱者。要是打混摸魚,可是一眨眼就過去了。現在的不甘心,給我記在心裡!

2025 方向

其實上面都講得差不多了,最後做一下關於明年方向的總結:

  • 好好生活
  • 勇於探索
  • 與夥伴共進
  • 《CK 技術週報》開張與每週三持續更新
  • 持續在 IG 運動打卡維持運動習慣

結語

總體來看自己認為 2024 是個越挫越勇的一年,儘管今年有在持續學習與成長,但目前仍有許多卡關還想不通的地方,所以挫折也算不少,但不管怎樣下一步的方向就以上面的 3 個價值觀與 2 個行動先前進吧。

最後也一樣感謝讀者持續支持,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