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substackSubstackthreadsinstagram
Published on

初探 Medium,專注於撰寫這件事

Authors
cover image

2017-10-28 在雨聲咖啡用第一台 MBA 寫第一篇 Medium 文章

從 Medium 搬過來這篇之前在那寫的不知所云的第一篇文章,但因為這篇是第一次在雨聲咖啡工作,所以好像蠻值得紀錄下來的。

從今年初在 Logdown 試著記錄一些前端初學的心得,年中搬到 Github 用 Hexo 架部落格,因為想重拾寫 blog 的習慣,決定從 Medium 再出發。

當初會從 Logdown 搬到 Github/Hexo 一方面是因為想要有更多網站細節的彈性,一方面是 Hexo 的 BeanTech 主題在文章內容有標籤可以連結,很適合當作技術筆記的版型。

regexp post on older blog

在 Medium 之前用 Hexo 架的技術部落格

但一直到八月底開始新工作後,下班與假日就多了「因為要適應工作」的藉口, blog 發文的頻率趨近於零,因為我用 Hexo 發文是直接寫 Markdown 與部署,讓讀了一整天後端文件下班後很累的心,提不起勁寫 blog,整整快兩個月才勉強整理了一篇 Flux 的簡單介紹,這個近況讓我看到曾經在 resume 寫「時常更新部落格分享所學到的技術」突然有點尷尬,趕快偷偷刪掉XD。

之前還在待業時尚且有心力可以慢慢整理自己架的網站,主要也是因為可以從處理各種坑中學習,但工作後深深體會現成最方便的道理,於是就想試試 Medium,先重新找回經營 blog 的習慣,一個只需要專注於撰寫與閱讀的平台。

不過這樣的方便深入研究後卻是一體兩面,從最基本的 GA 來說,參考官方的說法,目前只支援自訂網域的做法,而 Medium 設定自訂網域需一次買斷 $75 (用英文寫應該是美金吧)。也想過會不會就是要花了錢才會認真經營的想法,稍微考慮一下還是先不下重本,初期主要目的還是放在拾回發文的習慣與動力,就真的只是專注於撰寫這件事。

所以目前的做法是在 Medium 上撰寫文章,有閒時同步到 Hexo 上,而目前 Hexo 上的坑也是蠻多的,站內搜尋功能、謎之 Tag 系統、好像沒做什麼 SEO... 等等,但好處還是在有 GA 可以看,看長期經營下的 GA 圖表那種成就感也是蠻不錯的,而且 markdown 語法在有程式碼的文章比較漂亮。相對來說 Medium 比較適合紀錄生活心得。

講了一堆murmur,總歸還是想透過撰寫 blog 的習慣,培養持續更新前端技能的動力 X)

更新:然後我突然發現原來 Medium 有個功能叫「Stats」可以看瀏覽量,研究怎麼加 GA 真是傻了...